Ut enim ad minim veniam,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ommodo consequat.

Monday to Friday: 9-20
Saturday to Sunday: closed

WFH boundary

三大分界定位好,居家辦公零困擾

自我界定數位、環境、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畛域,

重新掌控自己的時間

台灣疫情升溫,許多企業漸漸開始強制要求員工居家辦公,許多遠距工作的app越來越受歡迎,有些企業用的app可整合預定會議、行政事務、遠距協作和聊天等功能。這些app的共通性便是在無法當面對談時,協助人們聯繫。

越來越多企業組織期望員工暫時在家辦公,但時間拉長後,居家辦公旋即面臨新挑戰。一開始你可能會想,太好了!終於沒有人在工作的時候突然站在工作站旁邊,不斷的跟你談話;又或是感到終於沒有說話大聲的同事在一旁打斷你的思緒。但在家中,卻是需要留神新的干擾,如果沒有注意的話,那些新的干擾會影響你的大腦,讓你的大腦就像是彈珠台一樣,不停運作無法休息。

你或許可以建立以下的幾項界限,讓你完成工作的同時,也能保持健康:

數位界限 Digital Boundaries

為自己安排回覆訊息、EMAIL的時間 SCHEDULE TIME TO RESPOND

每次工作被打擾後,平均需要23分鐘後才能再度投入工作。因此,重點在於要試著減少、或最好是排除,我們對於通知訊息的古典制約 (Pavolovian Response,又名巴夫洛夫制約)*。關掉收EMAIL時的訊息,以及其他app的通知,每天 (或每兩天) 預留固定回覆時間做為替代。藉由在團隊工作時所用的app上更新狀態告知,或是將你的時間安排加入EMAIL的簽名檔或自動回覆EMAIL中,讓每個人都瞭解到你的行程安排;並且,讓其他人了解到如果有緊急事件時,他們可以直接打電話找你。

*「Pavolovian Response是一種關聯性學習。俄羅斯心理學家伊凡·彼得羅維奇·巴夫洛夫將這種產生制約行為的學習形態描述為「動物對特定制約刺激的反應」。最簡單的形式,是亞里斯多德曾經提出的接近律,也就是當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時,大腦對其中一件事物的記憶會附帶另外一件事物。」 摘自 Wikipeida:古典制約 

0

選擇一個溝通平台 PICK A PLATFORM

現在有各式各樣的apps可以協助工作,但也可能導致我們在不同的平台與設備上頻繁切換,以利接收訊息或信件。因此,你需要鼓勵你的團隊,選擇固定的溝通平台並堅持下去;或許你需要更多溝通管道來處理檔案和即時傳訊,但溝通平台越少越好。

0

環境界限 Physical Boundaries

挑選你自己的工作範圍 CHOOSE YOUR TERRITORY

有些人需要同時應付在家工作的另一半,和無法去學校上課的小孩,很難保持專注,個人空間也算稀有資產。因此,無論是使用餐桌或孩子的書桌工作,找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,並讓家中其他人知道你正在工作,即能大大的提升你專注工作的能力。

遮蔽視覺干擾 BLOCK VISUAL DISTRACTIONS

如果你沒有居家辦公室,想必只要有人進入你正在工作的房間,或只是經過身邊,一定很容易被干擾。畢竟自遠古以來,我們的周邊視覺 (peripheral vision) 已發展得極端敏銳,可以偵測到周遭環境中掠食者的動態行為;這也難怪當有人經過身邊時,我們幾乎會不加思索的抬頭看一眼。利用植栽、書櫃、或是你的電腦螢幕來遮蔽 “視覺噪音/干擾 (visual noise)”,保持自己的專注力。另外,清理工作空間也可以將視覺上擾人的雜亂一併排除。

控制噪音 CONTROL NOISE

辦公室中最常聽到的抱怨便是噪音,家中噪音也是一項嚴重的問題。小孩看電視的聲音、鄰居製造的巨大聲響、以及狗吠聲,都是真實生活中讓人分心的因素。如果無法關門的話,與其使用電腦喇叭開視訊會議,不如使用耳機或其他方式來減輕背景噪音。其次,思考甚麼時間點是你最有可能在家中獲得寧靜的片刻,並將其安排在你的行事曆上。

0

工作生活界限 Work Life Boundaries

尊重行事曆 RESPECT YOUR CALENDAR

在家工作時,很可能輕鬆地起床後,打開你的筆電便開始工作到很晚;駐點在香港某位Steelcase的同仁則鼓勵他的團隊做相反的行為。他認為每個人應該要利用20%的時間來規劃行程;並且,每個人需要尊重自己所安排出來的時間表。你或許需要在清晨6點時接工作的電話,晚上7點又有另一通電話要打。那麼,在那之間的時間或許可以安排慢跑的時段,或是可以與你的孩子在外面玩接球。無論如何,規劃你的一天,並且遵守。

辨識身心俱疲的情況 IDENTIFY BURNOUT

有些生活中的壓力是必然的。然而,Steelcase Applied Research Consultant-Tracy Brower博士為Fast Company而寫的文章中指出,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一個方法來辨識和預防身心俱疲。你要能了解因身心俱疲而產生的徵狀,檢查自己的活力,寫下任何一項活動的感受,確認讓自己感受到生命力的活動,並確保每天都會複製同樣的正向行為。

練習正念認知 PRACTICE MINDFULNESS

我們能夠訓練自己的大腦保持樂觀的習慣。正念認知 (Mindfulness)能幫助自己的心理調整至活在當下的狀態,它也是訓練大腦保持樂觀最佳的方式之一。在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中的研究指出,神經影像 (Neuroimaging) 顯示每天只要短短30分鐘,連續練習正念認知8週,便能夠強化我們的大腦,減緩大腦在偵測威脅網絡 (如:使人分心的因子) 時帶來的敏感度。練習正念認知可使我們認識自己何時心不在焉,進而重新改變我們的注意力。

0

在家工作需要新的自我約束能力。設定界限 (boundaries) 或許意味自我控制大於追求平衡。通過特意安排的方式來管理數位、環境、工作與生活上的三大界限,你就可以不受他人影響,進而主宰自己的每一天。

分享此篇文章: